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首页  >  合作与交流
科研选题、科研能力培养的经验——杜晓军博士谈科研(下篇)

     8月19日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医学部教授杜晓军博士及首都医科大学教育部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汇华博士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杜晓军博士、李汇华博士和我院医师、研究生一起探讨并分享了科学研究的选题、写作、长期科研能力培养的经验。以下是杜晓军博士对话讲座实录(下篇)。

杜晓军博士指出重视学科交叉领域做血小板可以和血液科交叉。我心血管有些东西可能远远落后其他科室。临床其他科室像肾病、肿瘤等科室,我们可以和他们交流。我听说你们已经有自己PCI患者的数据库,这是很好的。大样本数据是中国的优势。这些东西建立起来,成为常规,把自己地区优势集中起来。国外科研护士也很厉害,专门做科研。把一些课题交给她们做。结合咱们自己医院的情况看呢,我们医院目前基金数量和医院规模及员工人数相比是比较少的。像一张白纸,可以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以请人来讲怎么写。像李教授这样有经验的人,可以给大家提供经验,训练大家。当然这过程很漫长。你想,我就凭着几页纸,我怎么可能让别人买你的idea,怎么证明它是对的,所以这是值得花很多精力考虑该怎么写。

李汇华博士:感谢杜老师来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具体东西。现在我们的水平还需要提高。写的东西不改几遍是不行的。基金方面也要请杜老师多指点。

杜晓军博士:现在基金每年有多少个?

刘莹:十个吧。

杜晓军博士:和国内同样的级别的医院和中心比还需要努力,还可以更多。

李汇华博士:杜老师刚才讲了该如何做科研。这里有很多临床大夫,可以共同探讨。希望大家以后都可以来听,都参与,要来的。

杜晓军博士:这个临床尽管很忙,但科研确实还需要做。应该能够保证真正有能力有兴趣的人做科研。那里都保证他们的时间,不要一样的都在做。

李汇华博士:我们有很多做的都不够,当然我想如果大家能坚持,加上我们的帮助,想做、有兴趣做科研的人还是可以有很大进展的。而且科研训练也是要尽早的,太晚了是不行的,多参加多参与科研的东西终归是有好处的。

在提到写作时杜晓军博士说到:国外编辑对非英语国家的论文英语要求其实不是要求你写的多么漂亮,而是要求你写的标准。我在刚开始在国外写作的时候觉得,大家写的都比我好。而逐渐写到现在给别人改的话,很少觉得有不需要改动的。写作功底是无止境的。写了之后可以找老师、同学给你改。别人给你改的也不要直接接受,也不看一眼。要看别人给你改在哪里,去学习,去体会他是怎么润色的。如果你对审核全接受就失去了学习机会。

李汇华博士:现在咱们的写作功底还是差很多,刚写完不改几遍,不改百分之三十都不行的。我刚毕业的时候写的也不好,都被拒过好多次,一点点才写的好起来。在国外的时候也是,国外的有些老板是不会给你写的机会。他们写作很快的,很短时间就写完了。写了两三年以后才觉得逐渐入门了。刚开始写不改就中杂志,概率太小了。说你研究本身如何,语法用词也不行。像杜老师那样的水平要练习很久才能达到。

杜晓军博士:如果你有些文字不会写,有些话不会说,你可以多看,记下来,以后学习模仿。还有很多好的评论类的文章,很自由的,这样的文章也很不错,挺有意思。

李汇华博士:别人很好的句子应该记下来,写作方法学习下来。有些表达方法是相对固定的,你可以学习,作为好的模板。

本次杜晓军博士与李汇华博士谈科研实录的下篇已经全部刊登了,欢迎长期持续关注我院网站。谢谢。